发布时间: 2024-06-07 02:33:42 | 作者: 爱游戏最新版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白准确地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面对发展新形势,我们要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把节能提高能效放在“第一能源”主体地位,不断开创节能工作新局面,尽可能减少资源和环境代价,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源头上把“美丽中国”构筑在效率领先的基础上。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战略进行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节能“第一能源”的重要性,适应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和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来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永恒的主题。能源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变革伴随着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乃至现在的生态文明新时代。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能源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消费的能源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也持续提升。1965—2015年,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了2.5倍,但创造的经济产出增长了4.1倍。假如没有技术进步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地球上有限的能源资源保障不了各国人民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支撑不了世界经济的永续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也就无从谈起。
从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来看,提高能效被作为能源转型的基石。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背景下,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很多国家把能效提升作为能源转型的首要选择,制定更高的能效提升目标,出台更积极的能效政策。主要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已经趋于稳定甚至会出现下降,仍然制定了长期节能目标。欧盟提出依靠节能提高能效,到2050年能源消费比2005年下降32%—41%,德国提出到2050年能源消费比2008年下降50%。中国正在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提出到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现价)达到目前世界中等水准,主要工业产品能源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世界能源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能效提升将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节能提高能效将助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社会已经广泛认识到,节能提高能效并不只是弥补能源供应不足的辅助手段,更是满足能源需求量开始上涨、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无悔选择,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节能提高能效被国际公认为最清洁、最经济的“第一能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全球能效改善率提高一倍,并把它作为实现“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的重要内容。2016年,中国作为主席国,会同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制定了《G20能效引领计划》,强调把能效提升作为G20长时间坚持的优先领域,推动开展全面务实能效合作,积极引领全球能效进步提升。在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提高能效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能源转型关键阶段,亟待开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崭新道路。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人均资源禀赋不足,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资源保有量有限,主体能源更替面临艰巨挑战,以及环境问题由局部到整体、由城市到农村、由单因素到多类型日趋交织的复杂形势,全面落实节能优先发展战略,快速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绿色发展。
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人类历史上每次能源革命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崛起也与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突破密不可分。我国能源消费存量和增量规模巨大,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大力推进能源领域创新驱动,一方面培育了新产业,以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例,在短短十余年间公司数就超过5000家,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带动从业人员超过60万,已成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促进传统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绿色制造带来新机遇。在新形势下,我国要把能源领域作为创新增长的重要依托,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为实现创新发展和培育新动能提供不竭动力。
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从各国发展规律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选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后果明显不同。经过三十多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已确定进入优化升级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节约高效作为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的重要前提。积极发挥节能的绿色标尺作用,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方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从根本上防止高能耗的“路径锁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由“规模红利”向“效率红利”转变,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奠定高效基础。
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满足能源需求量开始上涨的最优先来源。我国长期以“保供应”为主的能源发展思路,造成产能持续扩张、能源粗放利用,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不利影响。伴随节能技术持续进步,提高效率不仅直接满足能源需求量开始上涨,而且间接减少上下业的能源需求。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态势,要通过深入挖掘行业内部、跨行业之间的降耗潜力,把节能作为满足我国能源需求量开始上涨的最优先来源。以北方地区采暖为例,清华大学研究表明,通过全面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热,就能够很好的满足北方城市一半左右的采暖需求,形成年节能能力1亿吨标准煤以上。
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破解生态环境瓶颈约束的源头措施。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十一五”以来,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持续下降,但雾霾等突出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好转,慢慢的变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就要在继续强化末端治理的同时,进一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源头减少排放量。尤其是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源需求一直上升的形势下,一定要通过重塑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大幅度提高能效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把节能提高能效作为加快温室气体减排的最有效途径。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广泛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与末端治理和发展替代能源相比,节能提高能效不仅是排放增长的“减压阀”,且能带来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要实现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的发展目标,节能和提高能效的贡献将达49%。我国在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目标进程中,要把节能提高能效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大的决心、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作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持续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6%,节能提高能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同时期全世界节能贡献最大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整体效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节能提高能效的政策机制尚不完善,法律和法规执行不够严格,距离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落实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能源利用效率赶超升级,进一步开创节能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把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落到实处。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硬措施。当前我国能源供需形势有所缓和,但面临的“双控”任务仍然艰巨,许多地方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压力巨大。为此,要将“双控”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重点用能单位,强化目标评价考核,做好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要积极应对全球工业发展模式变革,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全方面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体系。在生产领域全面实施“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
健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市场机制。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提高全社会能源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要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积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推动创新商业新模式、服务新业态。深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促进全社会自发节能的长效机制。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需要能源法治建设的制度保障。要加快完善能源和节能法律和法规,发挥法治对能源发展方式变革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以法律贯彻实施为重点,严格监督检查,对各类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强化执法问责,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引导建立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要加强资源环境基本国情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和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开展全民绿色消费教育,引导全民参与节能,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更加勤俭节约、绿色低碳,坚决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消费的政策机制,促进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