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刘指挥村,有一位名叫刘子光的农民发明家,他最近研发出集精细分拣、回收再造于一体的农村垃圾处理设备。经过这套设备处理后的垃圾,90%以上可就地处理,有望解决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难题。
今年62岁的刘子光,是一位对机械“着了魔”的发明达人。尽管小学未毕业,但靠着多年来在乡镇社办企业搞农机积累下来的经验,他早已把常见机械的构造、运行原理,摸得“门儿清”。“实践出真知”是刘子光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对机械研究的热爱与坚守,为他今后发明垃圾处理设备奠定了基础。
2004年前后,刘子光外出销售农机时,看到垃圾围村、白色垃圾满天飞的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萌发了研发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念头。
从此,刘子光开始了十多年披荆斩棘、废寝忘食的研发征程。没有相关经验,他就自己动手,反复实验;没有实验材料,刘子光就自掏腰包从清苑垃圾填埋场购买垃圾,为此还惹来村民的嘲笑;没有政府资金支持,他就把早年搞塑料捞料机、造粒机赚的钱都搭进去,还欠下不少外债。
刘子光对研发环保设备如此“疯魔”,家人很是不解,然而拗不过他的执著与坚持,家人由最初的不理解转变为默默地支持。在刘子光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刘志孟初中毕业之后,也走上了机械研发的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刘子光父子发明了第一代垃圾分拣机,日处理垃圾量达到50吨,分拣率达50%,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
2015年初,他们研发出第三代“数控”系统垃圾处理设备,能分拣11类垃圾,分拣率达97%,共获得了7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后来,刘子光父子注意到,由于农村里的生活垃圾产出量比城镇小很多,大型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大部分时间出于停运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如果扩大垃圾处理范围,则需要远距离运输垃圾,无疑又增加了成本。2016年3月,刘子光父子对大型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做了改造,研发出占地面积小、更适用于农村地区使用的垃圾分类处理设备。
经过筛选分类,建筑垃圾、渣土等重物质垃圾,可拿来修路、制砖;织物、废纸等轻质混合垃圾可拿来制作花盆、井盖等。这么一套处理设备,不仅仅可以美化村庄环境,还能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以一个4000人的村子来举例,每天大概会产生4-5吨垃圾,这台小型分类设备1小时能处理5吨垃圾。也就是说,一个村子一天产生的垃圾,这台机器一个小时就能处理完毕。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农村垃圾治理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一定效果治理。所以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机器在推广过程中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的。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标注明确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北京千名环卫工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徒步走,宣传垃圾分类。作为致力于“创造现代公共生活”的专业化环境综合服务商——北京环卫集团,已形成一整套具有京环特色垃圾分类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实现对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据悉,徒步走活动是北京环卫集团实施健康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环卫集团工会品牌活动之一。
郑州试点智能垃圾分类箱 居民分类丢垃圾可积分换奖品,8月28日,在中原区绿都城小区3组智能垃圾投放箱安装到位,接收民众投放纸箱、旧报纸、塑料瓶等垃圾。据工作人员马杰介绍,选择投放垃圾之前,民众应当把可回收生活垃圾装袋,根据回收垃圾箱上的提示流程就可以把垃圾投进去。
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日产城市生活垃圾5500吨至6000吨,主要由侯寨垃圾填埋场和荥阳焚烧发电厂进行“消化”。据了解,按照计划到2020年郑州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小区将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