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以科技为驱动,医联体紧密协作,全力推进肺癌筛查项目,旨在通过早期发现,有效守护居民肺部健康,共筑健康防线。
近年来,癌症持续攀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其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挑战,而肺癌更是位居各类癌症之首,形势尤为严峻。
为有效应对这一难题,嘉定区借助中央财政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水平发展的支持,积极启动了针对重点人群的癌症筛查项目,特别聚焦于肺癌这一高风险病种,倾注了大量资源与精力,以期提升早期发现率,降低癌症带来的威胁。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嘉定区社区居民肺癌筛查项目的实施情况,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项目负责人、嘉定区疾控中心的胡志昊科长,专家组代表、嘉定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屠春林主任,社区中心代表、嘉定区南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伟主任;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位参与筛查的居民代表。
通过这四位嘉宾的分享,我们将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的实施全貌,一同探讨其在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的背景和初衷?请问该项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启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恶性肿瘤是嘉定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早期发现肺癌,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品质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
肺癌筛查项目的实施具备“天时”,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试点项目,探索出适合基于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筛查服务模式,更好的服务辖区的居民。
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肺癌的患病情况和特点?能否详细解释一下高危人群的定义,以及针对这类人群筛查工作的具体策略?
肺癌在中国患病率极高,2022年新发病例106万,死亡病例超70万,5年生存率较低,仅为20%左右,远低于国外的40%-50%,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根据我们的祖国2024年肺小结节诊疗指南,高危人群最重要的包含长期吸烟者(吸烟大于400年支或20包年)、长期粉尘作业者、有慢阻肺、肺纤维化、肺结核病史者,以及直系亲属有肿瘤或肺癌病史者。针对这些人群,我们采取针对性的筛查策略,以提高肺癌的早期发现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您认为利用互联网云端小程序进行风险评估有哪些优势?您觉得这种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在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我们采用了上海市疾控中心研发的云端小程序,用户可通过微信便捷操作,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职场白领,均能自助完成癌症发病风险的评估。这种互联网形式不仅便捷,而且直观。评估者可在筛查程序窗口直接查看自己的风险级别,有助于后续筛查服务的实施和健康科普的推广。
一是从效率角度看,云端平台大幅减轻了社区医生的数据登记和信息录入负担。二是所有操作均基于云端,即便对于不擅长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年人,我们也开放了在线工作人员端口,
总体而言,这一互联网+医疗模式为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使居民能够轻松获取筛查结果,进一步促进了癌症筛查服务的扩大和推广。
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贵院在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如何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居民的积极参与?
肺癌筛查是嘉定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项目,我们南翔医院作为嘉定区13家参与此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积极融入并推进该项目。
我们将肺癌筛查与慢性病筛查及老年人体检相结合,正式纳入签约服务内容。通过与村居委的日常协作和镇政府的协调,
,居民对此接纳度较高,对肺癌的认知也较深,这有助于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贵院在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如何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居民的积极参与?
我们医院作为医联体成员,与南翔医院(现瑞金医院南翔分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相近,我们与南翔医院之间已建立了高效的转诊机制。
在肺癌筛查项目中,区卫健委在制定方案时就已考虑到了转诊机制,我们结合实际在做的工作情况,
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通过绿色通道进行转诊,确保了筛查工作的顺畅进行和高效处理。
据了解,该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能否具体介绍一下项目目前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在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率和降低患者就医难度方面。
2万,其中识别出高风险人群约8018人。我们已为约6000人开展了低剂量螺旋CT检查。
500人存在肺结节等异常,其中约300人已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结果显示,约185人患有肺气肿、肺炎等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
由于筛查针对的是高危人群,多数参与者无症状,因此早期发现肺癌对病人治疗、康复及减轻经济负担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此外,我区依托高水平发展的试点工作,一直在优化医防融合癌症筛查服务体系,强化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在筛查、诊治和随访方面的协同能力,为未来的多癌同防、同筛、同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您如何看待嘉定区目前的肺癌筛查情况?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或做法?请评价一下嘉定区目前的肺癌筛查工作,并分享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或做法?
嘉定区的肺癌筛查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我们筛查了2万多例,其中6000多例被评估为高危人群,并成功发现了20多例肺癌患者,均已接受手术治疗。这一成果证明了筛查的有效性。
值得推广的经验包括:首先,采用量表评估与低剂量CT相结合的筛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高危人群;其次,设立联合门诊,对筛查出的可疑病例进行及时跟进和诊断,明确了后续的治疗或随访计划;最后,筛查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他肺部疾病,如慢阻肺和肺间质纤维化,实现了多病共筛,提高了筛查的效率和价值。
项目实施以来,居民对筛查工作的反馈如何?是否有居民通过筛查发现了肺癌早期病变?请分享一下居民对筛查工作的反馈情况,以及贵院是否有成功筛查出肺癌早期病变的案例?
项目实施以来,居民对筛查工作的反馈如何?是否有居民通过筛查发现了肺癌早期病变?请分享一下居民对筛查工作的反馈情况, 以及贵院是否有成功筛查出肺癌早期病变的案例?
我在公众号上看到这一个筛查项目的信息,并决定参与。同时,我的家庭医生也建议我来进行复查,所以我就来了。
筛查过程非常顺畅,结果显示我有轻微的炎症,随后我去南翔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检查,情况还不错。
现在我的健康情况良好,医生们非常关心我,每个月都会打电话询问我的身体健康情况,还会关心我的家庭生活小习惯,比如是否有人吸烟。在他们的建议下,现在我家已经没有人吸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