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奏响白山松水全面振兴的时代强音_精细筛分机_爱游戏下载最新版本

当前位置:首页 > 爱游戏最新 > 精细筛分机

吉林:奏响白山松水全面振兴的时代强音

时间: 2025-03-27 00:50:15 |   作者: 精细筛分机

  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情况的重要窗口。在1月13日至17日召开的2025吉林省两会上,吉林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高含金量的年度成绩单:202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53.2亿斤,产业投资增长10.1%,转化科技成果3609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全年总天数的92.9%……会场内,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是欣喜,是鼓励,更是信心和希冀。

  2024年,吉林真抓实干,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省振兴发展根基更稳、动力更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十五五’”如何实现?在满载憧憬的2025年,吉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徐徐铺展。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播种面积达到8780.7万亩,单产连续3年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总产量达到853.2亿斤,全国第4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吉林省粮食产量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这让全场掌声雷动,也让扎根基层的农业工作者王贵满倍感振奋。

  在田里摸爬滚打40来年,王贵满与相关专家潜心研究并推广“梨树模式”,全力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截至2023年,“梨树模式”试验田已连续5年突破每亩地产一吨粮。“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如今,提起脚下这片黑土地,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作为吉林省人大代表的王贵满,在2025年吉林省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开展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竞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建议:“我认为,应在全省组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竞赛活动,围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我省粮食作物高产水平。对高产田种植大户予以表彰奖励,在全省营造争创高产田的浓厚氛围。”

  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的吉林,也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有广袤的平原、连片的土地。得益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先天优势,吉林粮食产量已连续4年突破800亿斤。

  全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吉林不止局限于粮食生产。2024年,吉林肉牛屠宰量实现翻番,由全国第11位跃升至第5位;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梅花鹿产业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

  “建议党委政府持续出台推动延边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支持我们带动广大养殖户进一步壮大产业链,着力研发新产品、培育新动能、增添新收益。”

  “人参作为我省代表性道地药材之一,应以其为切口、为示范,深度融合道地药材‘两链两端’,带动全省道地药材产业上台阶,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新的一年,吉林省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累计培育认定省级未来工厂4个、智能工厂27个、数字化车间(生产线个,有效带动一批企业上马‘智改数转’项目,充分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优质企业培育走深走实,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9家,体现了我省工业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在吉林省两会“厅局长通道”上,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宋刚给出了答案。

  走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记者看到了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生产的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

  “2024年,我们对列车进行了时速160公里的满载运行试验,这标志着氢能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研究部副部长王健说,“此前氢能源和轨道交通装备的组合还是一个空白,有多年经验和技术的加持,我们敢为人先。”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多年来,吉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振兴脚步铿锵有力。

  目前已有117颗卫星在轨运行的“吉林一号”卫星全球组网,对外发布的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不仅是精准描述全球时空格局变化的重要依据,对构筑世界级精细化遥感应用服务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仪就像一只灵敏的鼻子,可以“嗅”出大气中的碳排放浓度变化,精确测量出碳排放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逐年火热的避暑游、冰雪游也为吉林的向“新”而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24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出游总花费均增长20%以上。

  “如今,旅游消费呈现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特征。要变‘流量’为‘留量’,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不同游客群体需求。”吉林省人大代表赵兰菊建议,要开发“自驾+探险、自驾+民宿、自驾+旅居、自驾+冰雪”等新玩法,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通过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和情景再造,创建独特的品牌形象。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吉林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持续打造旅游万亿级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老工业基地“新”欣向荣,生机无限。

  2024年,吉林省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全面完成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7个领域的25项民生实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5.56万人,高校毕业生留吉突破15万人,新增助老餐厅餐点1327个……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在这一串串稳扎稳打的“民生数字”中清晰可见。

  吉林省政协委员李旭东表示,当前,“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先医后付”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成效显著,各医院也积极推出“预问诊”创新模式等新举措,解决了患者困难,节约了医疗资源。“我认为,可进一步探索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应用,全力助推吉林医疗事业高质量蓬勃发展。”

  “家政服务行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市场需求量大,二是入行容易干好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统筹稳岗扩岗、技能培训等措施,让来自家政服务行业的吉林省人大代表高洪明感触很深。在他看来,无论是稳岗扩岗,还是加强培训,都是行之有效的举措,建议相关行业在多渠道招聘、强化专业培训、拓宽用工信息方面提前做好布局。

  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办成更多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两会期间,吉林省召开两会民生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易环宇介绍,2025年,吉林省将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等七个方面20项民生实事,释放出“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事、只要是百姓的事,都要积极回应、想方设法去做”的强烈信号。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吉林将持续推动民生改善,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1月13日,政协吉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人民网记者关思聪摄 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是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

  近日,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委网信办携手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吉林日报推出“长春振兴突破这一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探寻2024年长春产业升级背后的智慧与力量,感受科学技术创新的蓬勃动力,见证民生改善带来的幸福温度,领略乡村振兴勾勒的壮美画卷,全力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人民网长春1月21日电 (记者李洋)今日,吉林省新闻办举行吉林省国际滑雪赛事新闻发布会。吉林省体育局副局长贾宁介绍,1月至2月,吉林省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将迎来由国际滑雪联合会主办的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杯、空中技巧世界杯等三项国际顶级冰雪赛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深刻把握精髓要义 推动高水平发展实践

下一篇:医疗AI破局者:轻松健康集团冲刺港股IPO “C端+B端”双轮驱动

返回顶部